之光半導體陳昇祐博士剖析CPO浪潮:技術突破、產業轉折與本土供應鏈

之光半導體創辦人暨技術長陳昇祐博士於產業講座中,深入剖析 CPO 技術突破與產業供應鏈轉折,分享 PIC Studio 平台如何驅動光電整合設計實現。

之光半導體創辦人暨技術長陳昇祐博士於產業講座中,深入剖析 CPO 技術突破與產業供應鏈轉折,分享 PIC Studio 平台如何驅動光電整合設計實現。

新竹,2025年8月28日 – 之光半導體(Latitude Design Systems)創辦人暨技術長陳昇祐博士,近日於業界閉門座談中針對「CPO浪潮下的技術突破、市場博弈與供應鏈新格局」分享其第一線觀察與技術觀點。隨著AI運算進入超大規模部署階段,光互連將從選項走向主流,重新定義資料中心架構與產業價值鏈。

隨著 1.6T 甚至更高速的光通訊時代來臨,傳統可插拔重定時光學模組的功耗與密度限制日益凸顯。陳昇祐博士表示:「CPO 不再只是選項,而是驅動 AI 基礎設施持續擴展的必然路徑。然而,光、電、熱的高度整合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設計複雜性。誰能率先解決跨領域的設計與驗證挑戰,誰就能定義市場的未來標準。」

市場分歧與產業轉折:CPO LPO 的策略共存

陳博士分析,短期內,線性可插拔光模組(Linear Pluggable Optics, LPO)因其對既有架構的兼容性,將成為重要的過渡方案。然而,從長遠來看,CPO 在極致效能、功耗與傳輸密度上的根本性優勢,使其成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終極目標。包含 NVIDIABroadcomMarvellIntel 等晶片巨頭,以及 AyarLabsXscape PhotonicsLightMatter 等創新公司,正透過不同策略佈局光電整合,市場已呈現垂直整合與開放標準並進的多軌發展格局。

他強調:「這場賽局的勝負,不僅取決於製程技術,更取決於設計生態系的成熟度。台灣擁有全球最堅韌的半導體製造聚落,若能輔以強大的 EDA 工具鏈,將能在這波供應鏈重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PIC Studio:從設計到驗證,加速 CPO 設計落地的一站式平台

為應對 CPO 帶來的嚴峻挑戰,之光半導體推出光電設計自動化平台 PIC Studio,提供從元件、鏈路到系統級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弭平了過往光路與電路設計之間的隔閡。

PIC Studio 核心價值主張包括:

  • 無縫整合的光電協同模擬:其 pSim / pSim Plus 模組能進行光路與高速電子訊號的混合模擬,精準預測包含封裝寄生效應在內的系統級效能,並支援 TDECQ、BER 等關鍵指標分析。
  • 高效自動化的佈局與驗證PhotoCAD 支援由電路圖驅動的自動化佈局(SDL),而 pVerify DRC 則能對接晶圓廠的製程設計套件(PDK),實現一鍵式的設計規則檢查,大幅縮短設計週期。

該平台已獲 Tower、SilTerra 等國際級晶圓代工廠採用與驗證,支援 SiPh、TFLN、InP 等多元主流製程。此外,PIC Studio 的前瞻架構亦成功導入於光子神經網路、MIMO 光傳輸等尖端研發,其設計成果獲 Nokia Bell Labs 於今年的歐洲光通訊大會(ECOC)上公開發表,足見其技術領先性。

迎接產業黃金交叉,共創台灣光電新格局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LightCounting 預測,CPO 與 LPO 的共存狀態將延伸到 2030 年後,雲端服務大廠的最終選擇將是引爆市場的關鍵變數。之光半導體正憑藉 PIC Studio 的完整設計與驗證能力,積極與台灣的矽光子設計、封測及設備夥伴深化合作,致力於共同打造高效、可靠的光電整合設計生態系,為全球 AI 基礎設施奠定下一代互連標準。

 

之光半導體(Latitude Design Systems)簡介

Latitude Design Systems 是一家專注於特殊半導體晶片設計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我們的 EDA 軟體套件旨在透過自動化技術,簡化設計流程並提升設計師的生產力。我們致力於加速客戶在光子積體電路(PIC)、功率積體電路、微機電系統(MEMS)以及超穎透鏡等領域的設計過程,為客戶提供高效且創新的解決方案。

詳情請瀏覽公司網站https://www.latitude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