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跨校合作 提升高教數位創新
(2025年8月5日,台北訊) 中國文化大學在數位教育領域的深耕成果再度獲得肯定!優久聯盟成員之一的中原大學數位教育發展處於7月22日專程前來,參訪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遠距教學中心,深入了解本校在數位課程製作與媒體整合應用方面的實務經驗,並就未來跨校合作模式進行交流與討論,展現雙方對深化合作、共創高教數位創新典範的高度共識。
此次參訪由中原大學數位長林志浩率領課程發展組與活動推廣組同仁一行,參訪行程涵蓋數位學習設施,包括數位學習中心、教學討論空間與多功能會議室等場域。參訪團對於文化大學在空間功能配置、環境整合與數位學習氛圍營造方面表達高度關注,尤其對於專業數位攝影棚在教學影片製作、沉浸式學習體驗與新媒體技術應用上的表現,展現濃厚興趣。
遠距教學中心資深媒體編導焦明倫於現場示範攝影棚的運作流程,並介紹如何透過綠幕、虛擬場景與混合實境技術,打造兼具專業品質與教育深度的數位教學影片。這些影片不僅服務本校課程,更具備MOOCs等大型公開課程的規模與教育價值,體現文化大學在數位內容製作上的前瞻思維與實作能量。
中心主任李坤珊分享本校自建的「課程分級標準」架構,說明團隊如何根據預算規模、知識難度與教學需求進行系統設計與製作流程規劃。她指出,文化大學以核心知識為基礎,採用模組化課程設計策略,使課程內容更具延展性與彈性,能有效回應多元學習需求,也進一步促進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與學習成效。
此次交流活動也與教育部「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畫」雙月聯席會議同期舉行,林志浩數位長特別於會中說明將會議移師文化大學辦理的契機與意義。他強調,文化大學在數位教學實作上的紮實基礎,是聯盟內部資源共享與合作深化的最佳示範,透過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更可實踐「1+1>2」的整合效益,進一步推動數位課程共創共用的新模式。
文化大學教務長、本校計畫主持人的楊馥如教授表示,文化大學與中原、輔仁、靜宜及東海大學原為「優久聯盟」成員,在教育部計畫支持下,持續強化彼此間於數位教學領域的合作鏈結。她指出,文化大學未來將持續發揮數位教育先行者的角色,結合各校優勢資源,共同打造創新、高效、可複製的數位學習模式,引領高等教育邁向數位轉型的新里程碑。
本次參訪不僅促進兩校在數位教學實務上的交流,也再次彰顯文化大學在課程設計與內容製作的系統性與專業度,展現本校於教育部數位推展計畫中的關鍵角色。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高教數位化進程,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教育創新典範。
關於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1962年由張其昀創建。本校以「質樸堅毅」為校訓, 經過創辦人、歷任董事長與歷任校長領導,及全體華岡人數十年耕耘,文大辦學已具規模。本校現有11個學院,包括文學院、國際暨外語學院、理工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環境規劃暨生物資源學院、商學院、新聞暨傳播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體育運動健康學院等學術領域,大學部55系組學位學程、碩士班35所組學位學程、博士班9所,科系多元、設備完備的綜合性大學;不僅可讓學生選擇專長研讀,更可為興趣廣博的青年學子,提供跨領域的學習機會。此外,本校於北、中、南都會區設有推廣教育部,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的理想園地。是最吻合社會趨勢的綜合型大學。
官網 中國文化大學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官方臉書 (4) Facebook
官方IG 中國文化大學CCU(@pccu.tw)(1) Instagram
中國文化大學官方頻道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