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政府離岸防災演練海能首創空中救援先例 運維滿周年為離岸風場安全與效能控管樹典範

【圖二】為演練配合空勤總隊救援,海能風電-OCC-將旋翼風機葉片調整為「Y-型兔耳狀」,以鎖定防止葉片移動

為演練配合空勤總隊救援,海能風電-OCC-將旋翼風機葉片調整為「Y-型兔耳狀」,以鎖定防止葉片移動

(2024年9月5日,台北訊) 海能風電與行政院交通部航港局、經濟部能源署、內政部空勤總隊、海委會海巡署、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等單位合作,在近兩個月密切演練下,9 月 3 日於臺中港外海成功完成交通部「113 年離岸風電海上災防演習」。離岸風電為臺灣重點推動的綠色替代能源,為了建立風場安全管理機制,並提升官民協防效率,本次海上災防演習透過四大項目,檢證對應單位任務目標與核心能力,其中海能風電「離岸風機技術人員受傷昏迷」列為首個演練情境,成功演示全臺首次離岸風場風機海上吊掛救援演練過程。

海能風電執行長 Moritz Horn 表示:「海能風電榮幸與臺灣政府單位共同合作創下全國特殊海上防災先例,已於 7 月 10 日實地演練,完成臺灣第一次離岸風機吊掛救援演練,為特殊救援情境風險預先把關。我們相信透過演練,在未來面臨事故風險時,第一時間便能遵循經驗,降低救援壓力並透過官民迅速協同救援,為未來海上作業風險提前作好準備。」海能風電本次演練設定為應對離岸風機技術人員於風機機艙受傷昏迷情境,模擬在事故發生當下,現場其他技術人員如何即刻評估傷者情況,並依現場緊急應變計畫(ERP, 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經由海能風電營運控制中心(OCC,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向內政部空勤總隊請求直升機空中救援,同時模擬空中救援的情境演練。

此次演習中海能風電 OCC 海事協調員和國搜中心、內政部空勤總隊、海巡署、醫療院所等機構已建立緊密連結並演練準備步驟,海能風電 OCC 更加強演練為配合空勤總隊救援接近需要,將旋翼風機葉片狀態放置,調整為「Y 型兔耳狀」以鎖定防止葉片移動,有利空勤總隊與海巡署執行風機機艙傷患吊掛救援作業,提升未來救災效率。

海能風電營運控制室經理宋文修(Sebastien Husson)進一步說明:「海上救援任務分秒必爭,本次演習讓海能風電成功落實在真實情境下海上救援的準備步驟,也展現第一線人員的應變能力。此外,演習也展示了海能風電與海巡署、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以及空勤總隊等緊急救援機構之間專業且有效的合作,確保救援過程順利及安全。」

海能風電自 2023 年 9 月 8 日正式營運,至今月即將屆滿周年,在再生能源相關主管機構、產學夥伴見證下,成為臺灣第二階段離岸風電專案首座達成商業運轉的離岸風場,寫下國內離岸風電邁入運維(O&M)階段的重要里程碑。

海能風電環境安全衛生經理 Kevin Tyrens 表示:「海能風電運維團隊以確保陸上和離岸風場工作人員的安全為己要務,24 小時嚴密監控風場運轉狀況,職安環衛部門更達成連續 546 天無工安事故以及 305 天無發生任何傷害的紀錄;此外,儘管今年發生了0403 大地震與凱米颱風等重大天然災害,海能風電風場營運未受影響,並持續與能源署等政府機關持保持通暢回報聯繫,確保良好的風場運轉效率。」

除了提升風場的營運效能與安全風險管控,海能風電更積極落實 ESG 回饋在地社群,透過捐贈電子海圖系統與救生衣等關鍵設備,給予竹苗沿海海事、海洋行業從業人員,持續回饋風場周遭在地社群。海能風電不只透過離岸風力發電為臺灣淨零盡一份心力,更期望達成離岸風場與地方社區永續共好的目標。

 

關於海能風電(Formosa 2

海能風電為JERA捷熱能源(49%)、麥格理資產管理旗下的綠投資集團(26%)及風睿能源(25%)合作開發的離岸風場,完工後總裝置容量為 376 MW,每年所產的電力可為約 38萬戶家庭提供潔淨風能。

海能風電致力實現產業在地化,除了持續與光宇工程、臺灣世曦工程、中興工程等多家本地顧問公司密切合作,展開各項許可及陸域電力工程設計,同時也和成功大學、海洋大學、臺灣大學等大專院校共同進行風場環境調查與分析。

為培養離岸風電人才,海能風電也與國立聯合大學自 2018 年起開設「海能離岸風電專業學程」,並規畫培訓苗栗當地漁民擔任鯨豚觀察員。

更多資訊請參閱https://formosa2windpower.com/